返回金羊网

金秋走进黔东南:逛苗寨,听歌赏舞寻文化

来源:金羊网作者:吕晓秋发表时间:2018-10-12 16:16

金羊网讯 实习记者吕晓秋报道:车子在蜿蜒盘旋连绵的山脉行进,沿途随处可见漫山梯田,九月的催化一片澄黄。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木制栏杆建筑并着瓦片装饰的屋脊在一片青脆中凸显,朴实不浮华。进山时正是傍晚时分,落日余晖反照着山岚云雾缭绕,远处山腰村落正有作食的炊烟袅袅升起。

这是雷公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部,有着苗岭主峰之称,是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的所在地。据苗族历史记载,自黄帝蚩尤大战为始,因疾病、战乱、饥饿等生存问题而选择易地的苗民,历史上共发生了五次大迁徙,流向了世界各地。从第三次大迁徙开始,陆陆续续有苗民来到了黔东南地区,依山傍水之地提供给苗民生存的空间。于是驻扎于此,安家立寨,已逾千余年。

然而毕竟比不得平原地区,这里可居住面积小,生产生活资源匮乏,加之交通不便,迁徙于此的苗民生活大多困顿。十年前,西江苗寨走上了旅游开发的道路,靠着他们原生态的村寨面貌、靠着他们千古传承的苗家文化,逐渐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以旅游带动经济,苗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在西江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我从苗族水上粮仓,到郎德寨,再到西江千户苗寨,在一片芦笙歌舞中体验民族风情,在寨前十二道拦门酒、长桌宴上“高山流水”沉醉于苗民热情,在夜空下华灯初上里感受万家温馨;在一个个苗民的聚落生活氛围中感受着他们这一片山水之地的民族风情,在他们的历史文化、祖先信仰、建筑服饰中一遍遍地加强对苗族文化的认知。

走新桥水上粮仓,探索苗民储藏粮食的智慧

九月的清晨,雷山清爽的秋风迎面吹来。这是到西江的第一天,坐车前往大塘镇新桥村,去探访凝聚着苗民智慧的粮食储藏地——水上粮仓。

金秋到黔东南:进苗寨,听歌赏舞寻文化(1)709.png

水上粮仓,自建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当地村民建立以存放粮食的地方。水面及以下用石桩做底,水面以上用木头撑起建成一个小木房,三面封闭最后只留下一个小口做出入的门。木房与地面有一定水平距离,若要取粮,须得搭上木梯子。来到此处的人大多觉得不可思议,粮仓建在水面上岂不怕水汽渗入潮湿了谷子?当地导游介绍到,防潮并非贵州苗族人建立水上粮仓的初衷,并且木板房底部紧密,受潮是极小的可能,倘若真受了潮,便寻个阳光大好的日子将粮食带到露天翻晒。据悉,建立水上粮仓其实有三防。在水上可与地面隔绝,以防虫害、防鼠疫,又因临水,可防火灾。

金秋到黔东南:进苗寨,听歌赏舞寻文化(1)971.png

每年收割完,苗民便把翻晒好的稻谷储藏进粮仓。大塘镇现存四十余座粮仓,通常一个大家族或2-3户人家共用一个粮仓。水上粮仓并无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粮仓的管理工作,一切靠苗民的自律。据悉,早在粮仓建立之时,村民们便自制“民约”——“四个一百”,即倘有人不告自取粮仓内其他人的粮食,便视为偷盗。一经发现,盗者便需准备一百斤白菜、一百斤猪肉、一百斤白酒、一百斤米,聚齐完毕分发给全村人;若是凑不齐“四个一百”,便要被驱逐出村,以示公理。用一种近乎原始的劳动社会眼光,看似朴实却强劲地对抗人性野蛮的贪欲。也确实有趣!

到朗德寨,感受奥运圣火途经的淳朴苗情

到郎德时,正是太阳高照的下午,晴空万里山色青翠。朗德寨按地理位置分郎德下寨和郎德上寨,下寨正门赫然写着朗德非遗一条街,这里应该说是教育传承和文化保护的基地。在小店林立的商街上,还有朗德非遗博物馆、雷公山苗药馆等文化传承和保护地,进入其中,可系统地了解苗民的历史变迁史以及他们的生产劳作、手工技艺等等。

金秋到黔东南:进苗寨,听歌赏舞寻文化(1)1397.png

体验朗德苗族风情,尤其要到上寨,这是奥运圣火走过的地方。一路盘旋,行到最后的拐口时,突觉远处吊脚楼林立,青山绿水瞬时入眼帘。游人停驻在风雨桥边,正可见桥下的鸭子成群游过、农民牵着的牛潜进了水里,憨态可掬。看得入迷时,身边突然走过盛装打扮的苗家姑娘,佩戴着的银器随着前行的步伐发出相互撞击的声响。片刻过后,一阵阵悠扬的乐器吹走声传来,吸引着人走向郎德上寨寨口。走向时便发现那些盛装打扮的苗家阿妹,早已三三两两守在一张桌子前,或执牛角杯或拿碗,同样盛装的苗家阿哥此时正在一侧,踩着芦笙的拍子正热情吹奏,这便是苗家有名的十二道拦门酒。据说是苗族人迎接贵客的最高礼节,来访到此想进寨子的便得饮过这十二道拦门酒。然而接饮时还需注意,手不能触碰酒杯或者阿妹的手,如若触碰便被视为酒量大好之人,如此必要全部饮完牛角杯中的酒,方能过道。此处不得不提,所谓苗家的酒,无非米酒或糯米酒,皆温和且香甜。

金秋到黔东南:进苗寨,听歌赏舞寻文化(1)1790.png

▲千户苗寨芦笙表演

进入郎德上寨,寨中有中央广场,这里便是接待游客,开展苗家风情歌舞表演的地方。敬酒歌、苗族飞歌、芦笙舞、铜鼓舞等等丰富多彩的苗族民间歌舞轮番上阵。从中央广场散开,四面都有曲曲折折的小道可通往山上,通向他们生活的真实面貌。这里随处可见苗族原始传统的吊脚楼,一层防虫防鼠豢养牲畜、二层居住、三层储藏稻谷,就连取光的“美人靠”都还可见得。在山上种田,家中养牲畜,自给自足的生活似乎无需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大概就是,连在路上偶遇的小女孩,亲热地与怀中的公鸡耍时也热情地同你交流。

朗德是夜,露天的广场堆起了木柴。芦笙奏起,一旁苗家阿妹用竹竿敲打着节拍,邀来游客一同体验。篝火升起,一群人围成大圈,跳起了大团圆舞,主宾尽欢。

http://weixin.qq.com/r/dkOKkvXEjKjzrbHx9xZk
扫一扫金羊网旅游吧微信,每天给你推送新鲜热辣旅游信息。我们一起旅游吧!

添加评论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东羊城晚报数字媒体有限公司
©2001 Guangdong Yangcheng Evening News Digital Media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